当前位置: 首页 > 实务探索
《社会契约论》的政治思想
作者:榆林中院 白文文  发布时间:2018-07-02 16:35:23 打印 字号: | |

摘要

《社会契约论》是世界思想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处在革命时期的资产阶级曾经将其作为福音书。在《社会契约论》中,卢梭提出了许多具有创新性和革命性的观点。本文从社会契约论的内涵出发,探究卢梭所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其中的典型政治思想,以期探究卢梭的社会政治理念,从而分析其对后世带来的影响。

关键词:社会契约;政治理念;公意;人民主权

引言

社会政治学说是卢梭思想体系的核心内容。在他写了《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书之后,继而写了《社会契约论》。这本书最集中地表现了卢梭的主要政治思想,它在启蒙运动中首次提出了“人民主权”的口号。尽管社会契约论之前提假说是子虚乌有的,其逻辑论证的方法也是形而上的,但是这一学说曾经是非常革命和积极的,为未来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提供了比较完整的政治设计成为世界政治学说史上最著名的古典文献之一。今天,虽然社会契约论随着它的时代渐次远去而渐渐模糊,但是关于社会契约论的批判声与赞美声却仍不绝于耳

一、社会契约论的内涵

从公元前4世纪的柏拉图到19世纪末期的斯宾塞,社会契约的基本思想一直都没有中断过。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是社会契约理论的重大发展时期,在这期间霍布斯、卢梭、洛克分别发表了《利维坦》、《社会契约论》、《政府论》, 与此同时,自然法则学派也更加系统地建立、阐述了自然法则的基本思想体系。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就根植于自然法则思想。同霍不斯、洛克等启蒙思想家一样,卢梭在研究国家和法律的起源时,从自然法的立场出发,沿着自然状态与社会状态二分的思维路径,探索社会状态下人的自由和平等的现实问题。

卢梭首先设想一个“黄金时代”的自然状态,那时的“野蛮人”,非恶非善,无过失无德行。人人平等,不受任何束缚。人的本能的怜悯心、相爱心起着现代法律、风俗和道德的作用。自然人是幸福的。但是,随着人类的发展,进入这样一个境地: 自然状态中不利于人类生存的种种障碍,在阻力上已超过了每个个人在那种状态中为了自我所能运用的力量。于是,人们被迫去寻找自由与安全的新出路。经过努力,人们发现通过放弃自己的生命权利,以契约的方式让渡给国家是一条好的出路。通过这种方式建立的集合体表现了人民最高的共同意志,这个意志就是“公意”。“公意”永远公正,而且永远以公共利益为依归。“公意”即主权,主权是绝对的,完全神圣的和不可侵犯的。

二、社会契约论之“公意”思想

公意学说是卢梭政治哲学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他整个思想体系的“灵魂”和“尖端”,“正像在人的构成方面灵魂对于身体的作用乃是哲学的尖端,同样在国家的构成方面,公意对于公共力量的作用则是政治学的尖端”

有关公意的概念卢梭并不是首创者,狄德罗在其百科全书中曾有使用,而卢梭的公意思想不过是一种发展。如果说狄德罗是从神学层面上使用公意的话卢梭则是从世俗层面上来使用这一概念的

为了使公意不致招到曲解卢梭刻意对公意和众意这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作了区分,他认为,众意与公意之间经常有很大的差别公意只着眼于公共的利益,而众意则着眼于私人的利益,众意只是个别意志的总和。”社会契约必须建立在人性中的某种共同性的基础上,公意便是这种基于共同的人性而产生的共同利益要求的意志表达,因而要强调代表公共利益的公意就必须区分代表私人利益的众意在探讨公意与众意的区别的同时,卢梭也将公意与个别意志(个人意志)及集体意志的差异性加以了论述个别意志与公意在某些方面可能出现一致,但不可能永远一致,因为个别意志总是倾向于偏私,而公意总是倾向于平等此外,团体意志对于团体成员是公意,但对于国家而言就是个别意志了,各个团体之间的意志难以一致,对国家的公意便会造成威胁

三、社会契约论之“人民主权”思想

如果说《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与基础》一书主要着眼于批判私有制的文明社会,抨击封建专制制度那么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则提出了改造社会的政治思想,两部著作之间,有着内在的逻辑联系。

(一)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格老秀斯的政治契约论观点

卢梭像论述对自然状态理论的理解和探讨社会不平等的起源问题一样,他阐发自己的社会契约论思想时,首先反对资产阶级思想家格老秀斯的政治契约观点。格老秀斯把缔结国家和政府,说成是人民与君主订立契约,一旦契约成立,全体人民就转让了他们的自由,格老秀斯极力维护保留君主制。卢梭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人无偿地奉送自己,这是荒谬和不可思议的,这样一种行为是不合法的、无效的,就只因为这样做的人已经丧失了自己健全的理智。因为国王远不能供养人民,相反倒要靠人民供养,而专制君主的贪求无厌,奴役人民,只是把举国变成一座大监狱。监狱里生活也很太平,这就足以证明监狱里也很好吗?”卢梭认为这种契约论违背自然,不合人性,要人民放弃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他指责格老秀斯的转让自由和主权论,是“不遗余力地剥夺人民的一切权利,且想尽多种办法把它们奉献给国王。”他抨击按照这种契约论建立的君主政体,说他从中“所看到的只是一个主人和一群奴隶,我绝没有看到人民和他们的首领。”他认为,真正的契约,不是人民同统治者建立什么约定,而是人民同由人民自己结成的政治共同体订立契约。这种社会契约,不是“在上者”与“在下者”之间的一种约定,不是一个“担负完全归你而利益完全归我”的约定,而是共同体各个成员之间的一种公平的约定。由于这个共同体是基于人民自愿在平等的基础上建立的,因此人民遵守自己的约定,服从共同体的最高权力,就不是在服从任何别人,而只是在服从他们自己的意志。人们订立社会契约时,每个缔约者都想共同体奉献出自己的一切权利。卢梭说:“每个人既然是向全体奉献出自己,他就并没有向任何人奉献出自己;而且既然从任何一个结合者那里,人们都可以获得自己本身所让渡给他的同样的权利,所以人们就得到了自己所丧失的一切东西的等价以及更大的力量来保全自己的所有”。他彻底摒弃对一切君主政体和改良措施的幻想,竭力为包括整个第三等级的人民争取全部政治主权,这正是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革命精神实质所在,表明他在政治上走在其他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的前面。

(二)围绕“人民主权”的中心思想论述民主政治的基本主张

首先,卢梭指出人民主权应当是“公意”的体现。这是他主要的观点。在一个民主的国家中,主权必须以公意为自己行使的依据,由此得出结论:主权属于人民:“主权是不可转让的”。主权体现人民的意志,它是公意的运用,是集体的生命,“权力可以转移,但是意志却不可以转移”。人民没有任何理由转让主权,转让主权就是出卖意志,就是出卖自由和生命,而无论以任何代价出卖意志,自由和生命,都是违反自然,同时又是违反理性的。他认为,政府的职责仅仅是执行“公意”,并非人民的主人,如果政府一旦篡夺了人民的主权,破坏了社会契约,损害人民的利益,人民便有权推翻它。

其次,卢梭认为人民主权是不可分割的,在一个国家里,体现意志的是立法权,体现力量的是是行政权。主权表现为立法权。“立法权是国家的心脏”。立法权应属于全体人民,必须由人民掌握,必须体现公意,立法权的最终目标是维护全体人民的最大幸福,主要有两个,即自由与平等。而行政权是由立法权派生出来的,因此,行政权也应属于人民应由人民来确定把它交给谁。如果人民把行政权交给一个人,这就是君主制,交给少数人,就是贵族制,而保留给全体人民,就是民主制。不管采取何种形式,主权都应永远保留在人民手中。卢梭认为主权是不可分割的,他反对洛克、孟德斯鸿的“三权分立”学说,认为他们混淆了主权和政府,把主权分裂为立法、司法、行政三种权力,由人民和君主,贵族集团来分享,这实际上是削弱了人民的主权。卢梭并不否认国家可以分设各司特殊职能的政府机构,但认为它们都应由人民主权所派生,所委任,国家的根本权力只属于人民。这正是卢梭在政治思想上比他从前和当时的一切资产阶级思想家更激进的地方。

再次,卢梭主张彻底推翻封建君主制,建立民主共和国,实现体现民意的法治。他坚决反对封建的贵族制和君主制政体,推崇和拥护民主共和国政体,他认为最理想的民主制就是古希腊雅典城邦的直接民主制。在民主制的国家里,由于人民是国家的真正主人,因此他们都有高度的政治积极性。在那里,人民对国家的服务是自觉的、主动的、不用花钱购买的。“钱财这个字眼是奴隶的字眼;在城邦里是不知道有这个字眼的。在一个真正自由的国家里,一切都是公民亲手来做,没有任何事情是要用钱的。”他热诚表示自己愿意生活在一个法度适应的民主政府之下,赞美在民主共和国中“一切都用之于共同利益”是实行人民主权的最好政府形式。他抨击“专制制度的统治臣民并不是为了要使他们幸福,而是要使他们变得贫困不堪,以便统治他们。”卢梭强调指出,在民主制下,必须摆正人民与政府的关系,确保人民主权。政府只是主权者的执行人,是人民赋予他们行政权力,委托它负责执行法律,维护社会及政治自由。法律是人民主权的具体化和公意的具体化,是为政府的施政活动确定基本准则。

由此可见,卢梭的政治学说具有广泛的民主内容,较为彻底的革命精神,具有动员群众投入反封建斗争的强烈号召力,对于推进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有着巨大的进步意义。

四、卢梭社会契约论的历史影响

(一)为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和美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理论和行动纲领

卢梭的《社会契约论的政治理论集中地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民主理想,它为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18世纪末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积极影响, 处在章命时代的各国资产阶级都曾经把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当作福音”。1776年通过的由杰佛逊起草的(独立宣言), 就是以卢梭的( 社会契约论作为理论基础的它宣布人有生而自由平等和追求幸福的天赋人权,为保障这些权利建立了政府,政府的正当权利是被治理的人民所授予的, 任何政府一旦损害到这些权利,人民就有权改换或废除它而成立新的政府,它甚至同卢梭的学说一样,没有把私有财产列为人类夭生的自然权利,这比美国后来颁布的宪法要进步卢梭对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最为直接重大卢梭的名字成了雅各宾党人的思想旗帜,他的学说成为革命的理论纲领和行动的指南,雅各宾党的领导人都是卢梭的忠实信徒,马拉在大街卜满怀激情向公众朗涌( 社会契约论),宣传卢梭的民主政治思想,罗伯斯庇尔把卢梭(社会契约论放在案头作座右铭,表示他永远格守卢梭的思想启示广大农民和城市平民是推动法国大革命不断深入的中坚力量,卢梭学说对他们有广泛影响,起巨大的动员号召作用;卢梭关于人民用暴力革命方式彻底推翻封建君主制的论述,极大地鼓舞他们举行起义,结束了长达一千多年的法国封建社会雅名宾党执政后通过1793年宪法的开篇人权宣言是罗伯斯庇尔根据卢梭学说撰写的它庄严宣布:当政府触犯人民权利的时候,人民有起义的神圣权利和义务,这部宪法力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奠定了政治基础。

(二)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政治思想是德国哲学的出发点

卢梭对德国古典哲学的开创者康德有显著影响。他们几乎是同时代人,康德从卢梭《社会契约论》的政治理论中吸取反封建的启蒙精神,将它融铸在他的批判哲学之中,他推崇说: “卢梭是另一个牛顿。牛顿完成了外界自然的科学,卢梭完成人的内在宇宙的科学,正如牛顿揭示了外在世界的秩序与规律一样,卢梭则发现了人的内在本性卢梭对封建社会腐败政治、宗教、文化的抨击,关于人生而自由平等的论述,对民主权利的要求,为康德探索社会伦理问题,提供了强有力的向导,康德自称他曾轻视无知大众,是卢梭纠正他,使他学会尊重人。康德所谓人是目的而不是手段,所谓意志自律的道德律令都深受卢梭的自由学说的影响,正如黑格尔指出的:卢梭那里作为绝对东西出现的自由原则提供了向康德哲学的过渡,“康德哲学在理论方面是以这个原则为基础的”。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一切面临变革,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应运而生,为以后的资产阶级革命和资产阶级宪法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理论基础,也为后世西方思想家为空想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创立者提供了理论渊源在现代社会,在未来世界,仍有生命力可以说, 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表达的政治法律思想, 永远值得人们借鉴

 

参考文献

中文参考文献

(一)著作类

[1] ()卢梭,社会契约论》.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2]  卢梭,《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二)论文类

[3] 吴玉军,现实的摧毁与理想的建构———卢梭政治哲学方法论简论”.唐都学刊》,2002

[4] 刘春兵,卢梭公民理论探析”.华北电力大学学报》,2005

[5] 杨全顺,卢梭人民主权 与公仆意识述论”.山东社会科学》,2001

[6] 康鸿,浅析社会契约理论”.西安联合大学学报》,2004

责任编辑:叶子
司法服务热线:12368   0912-3537602     地址:榆林市高新开发区长兴路205号   邮编:719000